网站首页/有机动态/实验与测试/Nat. Chem. Biol. | 通过邻近诱导药物选择性靶向p53突变体
Nat. Chem. Biol. | 通过邻近诱导药物选择性靶向p53突变体

分享一篇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文章,题目为“Mutant p53 protein accumulation is selectively targetable by proximity-inducing drugs”,通讯作者是来自哈佛-MIT博德研究所Stuart L. Schreiber、Matthew Meyerson和William J. Gibson教授。Schreiber 教授是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,他的开创性工作在于使用小分子作为探针,来探索细胞生物学过程,特别是信号转导和基因调控。Matthew Meyerson教授的研究方向是癌症基因组学。William J. Gibson教授的研究方向是靶向蛋白质降解和癌症治疗。


1


TP53基因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,约与46%的癌症死亡相关。大多数TP53突变为会导致p53蛋白构象改变、功能丧失,而突变的p53蛋白会失去对负调节因子MDM2的调控从而导致蛋白在肿瘤细胞中大量积累。考虑到目前的疗法在靶向TP53突变癌症中存在问题,在本文中,作者希望发展一种双功能分子选择性靶向p53突变体从而实现癌症 治疗。


2


首先,作者使用DepMap、CCLE、TCGA等数据库分析TP53突变与野生型细胞之间的差异。他们发现p53蛋白是唯一在TP53错义突变细胞中显著高表达的蛋白,因此并无其他的高表达的表面蛋白可以用于靶向。因此,作者提出可以利用p53的积累,发展同时具有p53结合剂和毒素的双功能分子,从而实现对肿瘤的选择性杀伤。而在毒素分子的选择上,作者通过比较CRISPR基因必需性评分(DepMap)筛选到五个具有高必要性和低丰度的靶标:DNA2、WEE1、LRR1、PRELID1和PLK1,其中作者选择了本身具有抑制剂adavosertib的PLK1作为毒素分子的靶标,而该抑制剂曾被证明具有抗增殖活性。

随后,为证明双功能分子设计的可靠性,作者表达了融合有Halo和mcherry蛋白的p53-R273H蛋白。随后他们合成了同时靶向p53和PLK1的小分子Halo-PEG2-BI2536。作者发现Halo-PEG2-BI2536在表达Halo-p53-R273H的细胞中IC50为23 nM,而在野生型细胞中为1,143 nM,显示出>50倍的选择性。


9


接下来,作者进一步发展了靶向p53-Y220C突变体的双功能分子。其中,作者将双功能分子中的Halo-tag部分替换为了曾被报道能够结合p53-Y220C的药效团分子PMV6,并合成了p53-01(PMV6-PEG4-BI2536)。在后续的实验中,作者证明了p53-01能选择性清除Y220C阳性细胞,此外,他们也发现在MFE319(Y220C/R273C双突变)细胞中,p53-01仍有效,而PMV6无效,显示其更广的适用性。

总的来说,作者发展了一种基于p53蛋白积累的邻近诱导杀伤策略,通过将双功能小分子富集在肿瘤细胞中,实现选择性杀伤。


本文作者:WYQ

责任编辑:LYC

DOI:10.1038/s41589-025-02051-7
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89-025-02051-7



纳孚服务
  • 化学试剂
  • 提供稀有化学试剂现货

  • 化学试剂定制合成服务
  • 上海纳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市场稀缺的化学试剂定制服务

  • 新材料现货
  • 上海纳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理或自产包含石墨烯产品,类石墨烯产品、碳纳米管、无机纳米材料以及一些高分子聚合物材料

  • 结构设计及定制合成
  • 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对所需化合物结构进行设计改性,从而定制合成出客户所需分子式结构
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021-58952328
  • 13125124762
  • info@chemhui.com
  • 关注我们
在线客服
live ch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