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原子催化剂(DACs)已成为能源和环境催化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热点。随着高通量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与机器学习(ML)算法的结合,数据驱动设计策略正在重塑传统材料研发范式。这些方法能够建立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,从而指导双原子催化剂中高效活性位点的合理构建。
2025年7月24日,云南大学柳清菊、何天威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题为《Recent Advances in Data-Driven Design of Dual-Atom Catalysts》的综述论文,Xinqi Chen为论文第一作者,柳清菊、何天威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。
作者重点强调了数据驱动方法在双原子催化剂设计中的优势,着重介绍了结构优化策略,包括双位点构型调控和微观配位环境调节。
此外,文章还概述了用于双原子催化剂筛选的典型机器学习工作流程,并展示了其在能源转换和环境修复中的代表性应用。
最后,文章强调了开发一个整合理论计算、智能预测和实验验证的闭环系统的重要性,并对未来这一不断发展的研究范式提出了展望。
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图1:机器学习工作流程。展示了用于设计双原子催化剂材料的机器学习工作流程。包括准备数据集(从实验和计算中收集数据)、特征工程(提取电子结构和几何配置参数)、机器学习模型选择与优化(基于任务类型选择合适的算法)、以及应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预测和筛选高性能双原子催化剂。图中还展示了不同研究中关于特征工程和模型选择的引用来源。
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图2:高通量计算与机器学习在双原子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。(a)展示了用于尿素合成的“1+2+2”策略,通过热力学稳定性、活性和选择性筛选候选催化剂。(b)比较了尿素合成和氨合成的限制电位。(c)比较了尿素合成和析氢反应(HER)的限制电位。(d)甲烷完全氧化反应路径。(e)通过DFT计算预测双原子催化剂在甲烷燃烧中的性能。(f)酸性条件下氧还原反应(ORR)的自由能图。(g)原子应变、d带中心与ORR吉布斯能量障碍之间的关系。(h)Fe和Fe─M的投影自旋分辨态密度图。(i)Fe和Fe-M上吸附的*OH的积分COHP条形图。(j)Fe和Fe─Ru的d带中心位置。这些图表展示了高通量DFT计算和机器学习在筛选和优化双原子催化剂中的具体应用,包括尿素合成、甲烷燃烧和氧还原反应等。图3:双原子催化剂中的双位点结构示意图。展示了双原子催化剂(DACs)中双位点结构的分类,包括直接键合和间接键合两种类型。直接键合的DACs通过金属原子之间的共价或金属键相互作用,分为金属对(M1-M2)、金属─非金属对(M1-nM)和非金属对(nM1-nM2)。间接键合的DACs通过异原子桥(如O/N/S)或空间分离的位点实现电子耦合。图中详细标注了不同类型的双位点结构及其几何配置。图4:双原子催化剂的结构设计与反应机制。(a)展示了用于电催化硝酸根还原(NO3RR)的过渡金属二聚体合金(DAAs)的结构配置。(b)提出了筛选NO3RR候选催化剂的四步策略。(c)总结了筛选出的TM2Cu催化剂的限制电位和对应的决速步(RDS)。(d)展示了基于*NO3吸附自由能的活性火山图。(e)展示了nM-M/g-CN双原子催化剂的优化结构。(f)展示了氢吸附自由能图,揭示了nM-M/g-CN在析氢反应(HER)中的性能。(g)展示了H s轨道与M d轨道(nM p轨道)之间的相互作用示意图。(h)展示了具有逆三明治结构的DACs的侧视图以及CO2在DACs上的吸附配置。(i)展示了竞争反应的CO2RR活性。(j)展示了Rh基DACs的d带中心与CO2分子吸附能之间的关系。这些图表揭示了双原子催化剂在不同反应中的结构设计和反应机制,包括硝酸根还原、析氢反应和CO2还原等。图5:双原子催化剂的结构设计与反应机制。(a)展示了CO PROX反应对应的反应网络。(b)基于能量描述符的高通量筛选所有DACs。(c)展示了选定DACs在50–200°C下的性能曲线。(d)验证了Au-Fe与Au-Au和Fe-Fe相比的CO氧化速率和CO2选择性。(e)展示了DACs位点周围活性O原子的所有相互作用的ICOHP。(f)展示了用于识别所有可能的CX位点的网格系统,以替换第二个MNX单元,以Fe位点为原点。(g)展示了配置(0,4)的相图。(h)展示了Fe-Cu/NC双金属位点催化下的ORR反应。(i)计算了31 Fe-Cu/NC配置的限制电位。(j)展示了Fe的磁矩与ORR活性之间的线性相关性。这些图表展示了双原子催化剂在CO PROX反应和氧还原反应中的结构设计和反应机制,以及通过调整金属间距和磁矩来优化催化性能。综上,作者总结了数据驱动设计策略在双原子催化剂(DACs)中的最新进展,重点探讨了高通量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与机器学习(ML)算法的结合如何重塑传统的材料发现流程。研究聚焦于通过结构优化策略(如双位点构型调控和微配位环境调节)建立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,为能源和环境催化领域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工具,特别是在氧还原反应(ORR)、析氢反应(HER)、氮还原反应(NRR)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(CO2RR)等关键反应中展示了双原子催化剂的巨大潜力。
Recent Advances in Data-Driven Design of Dual-Atom Catalyst. Adv. Funct. Mater., 2025. 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dfm.20251064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