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素作为氮基肥料和工业核心原料,对现代工农业生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传统工业采用Bosch-Meiser工艺合成尿素,需在高温高压的苛刻条件下进行,存在能耗高、成本大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。因此,发展绿色低碳的尿素合成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。近年来,利用可再生电力或太阳能驱动CO2和硝酸盐共还原合成尿素的策略虽展现出潜力,但面临多步反应路径导致的选择性低下以及微量氧气即可完全抑制CO2还原等关键挑战。相比之下,CO与氨的氧化偶联路径仅需两电子转移过程,副反应少,但其核心难点在于如何精准调控的氧化程度以避免过度氧化。 本研究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氧气调控的光催化体系,实现了CO与氨高效选择性偶联合成尿素。研究发现,20%空气浓度氧气的引入是关键:在富含氧空位的TiO2催化剂上,尿素生成速率达54.31 mg gcat-1 h-1,选择性高达100%,较无氧条件提升38.5倍。通过系统的机理研究揭示:氧气在TiO2表面选择性还原生成超氧自由基(O2•–),该活性物种可精准调控氨的氧化进程,将其可控转化为•NH2中间体,进而与CO高效偶联形成尿素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氧气浓度(最佳20%)通过调控O2•–生成量实现对•NH2自由基浓度的动态平衡,既确保偶联反应充分进行,又有效抑制氨过度氧化副反应。该工作不仅为尿素绿色合成提供了突破性策略,更深化了对气相氧浓度调控表面自由基链式反应的认知,为相关催化体系设计提供了新思路。
研究人员采用富含氧空位的二氧化钛(TiO2-x)作为光催化剂,通过精确调控氧气浓度实现了CO与氨高效偶联生成尿素。实验表明,在空气水平氧气浓度(20%)及pH=9的优化条件下,尿素产率高达54.31 mg gcat-1 h-1,且选择性达到100%。 结合EPR和原位FT-IR表征,揭示了氧气浓度的关键作用:其通过调控活性氧物种(h⁺、O2•–、•OH)的生成平衡,其中O2•–因其长寿命和大扩散距离成为主导活性物种,可选择性将氨氧化为关键中间体•NH2,同时避免过度氧化副反应。随后,两个•NH2中间体与CO发生偶联。理论计算证实该自由基主导的C−N偶联过程为热力学自发反应(ΔG < 0),与实验结果一致,验证了反应机制的可行性。 这一O2•–介导的氧化偶联策略具有普适性意义:基于CO与氨的有氧偶联反应可拓展至多种半导体光催化剂体系(如BiVO4、C3N4等),其核心在于通过氧气浓度调控活性氧物种的动态平衡,为发展高选择性光催化尿素合成提供了新范式。 论文信息 Air-Level Oxygen Enables 100% Selectivity in Urea Synthesis via Photocatalytic C─N Coupling of CO and Ammonia Xingmiao Huang, Dr. Shijie Xie, Dr. Bo Sheng, Bowen Xiao, Prof. Chuncheng Chen, Prof. Hua Sheng, Prof. Jincai Zha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