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较高的NO3−浓度(通常大于6192 ppm)条件下,电催化NO3−还原制NH3(NRA)可获得较高的收率。鉴于现实中NO3−往往表现出较低的浓度,例如在典型的工业废水中NO3−通常约1000-2000 ppm,因此,开发高效的电催化剂以在低NO3−浓度下电合成制NH3具有挑战性。由于Co位点容易吸附NO3−,可以在正电位下自发还原NO3−,避免了与HER的竞争,因此Co基材料被认为是低NO3−浓度下优越的NRA催化剂。
此外,催化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反应效率,也决定了工业催化剂的生产成本和效率。因此,目前迫切需要设计并开发在低NO3−浓度条件下同时保持高活性和良好稳定性的催化剂。基于此,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何思斯和周佳等通过Ru离子交换法在Co纳米片中实现了Ru的梯度掺杂(从表面到内部Ru的浓度逐渐降低),并将其作为高效和稳定的NRA催化剂(G-RuCo)。实验结果表明,在典型的工业废水(NO3−浓度为2000 ppm)中,G-RuCo催化剂在较宽的电位范围内(+0.088至−0.136 VRHE)具有超过93%的NH3法拉第效率(FE),并产生约1.0 A cm−2的高电流密度。同时,该催化剂还可以在−300 mA cm−2下连续稳定电解约720小时,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。此外,即使在62 ppm NO3−电解质中,电催化剂也保持高活性,在−0.095 VRHE下的NH3部分电流密度为71 mA cm−2。结合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和原位光谱表征,在NRA过程中,催化剂的动态演化机理如下:NO3−首先在Co中心自发还原,Co被氧化成Co(OH)2,NO3−被还原成NO2−;随着反应的进行,当施加更多的负电位时,Co(OH)2被电化学还原成Co,并且Ru中心提供的活性H促进了这一过程,实现了Co的价态循环;最终,在Co中心上吸附的NO2−进一步还原为NH3,而Ru中心上的活性H加速了NO2−质子化过程。总的来说,Ru的梯度掺杂降低了反应能垒,同时抑制了Co的重构,保证了材料的稳定性。这项工作为设计高活性和稳定的NRA催化剂提供了思路,有助于促进大规模的工业电还原NO3−生产NH3。Gradient-concentration RuCo electrocatalyst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electroreduction of nitrate into ammonia. Nature Communications, 2024. DOI: 10.1038/s41467-024-50670-w